2013年7月26日星期五

從兩岸領導人書信往來看中華文化傳統

台灣領導人馬英九於七月二十日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按照慣例, 大陸的領導人發電祝賀。這項傳統始於2009年, 當時同樣是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而 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向台北發了這份賀電:
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马英九先生:
         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不断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2009727
而同一天, 台北的回電是:
北京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錦濤先生惠鑑:
         今日賀電敬悉,謹致謝忱。
          四年來,經過貴我兩黨的共同努力,當前兩岸關係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走上和平發展、穩定共榮的大道,既符合兩岸人民的期望,也贏得世界各國的肯定。
           今後,仍須雙方順應民意,繼續在“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原則下,不斷努力,以鞏固海峽和平、重建區域穩定、促進兩岸持續發展與繁榮。耑此奉复,敬頌

時祺

                                                                                                                                                             馬英九 敬啟
98(2009) 727 
從書信格式上, 台北的回電嚴格遵守中國傳統書信的格式, 可圈可點。而北京的賀電則相形見絀, 乏善可陳。雖然兩文內容同為強調兩岸和平重要性的客套話, 但是北京賀電只有稱謂, 簡單的正文和落款。相比之下, 台北回電則在稱謂後面加了极謙虛的敬語:“惠鑒”(敬請鑒閱),有另起段落致開頭回謝 :“今日賀電敬悉,謹致謝忱”, 有結文敬語:“耑此奉复,敬頌”,后有祝福語:“時祺”(當下安好), 最後落款還有一個敬語:“敬啟”。
北京的這封賀電當時被一些海外華文媒體認為是缺乏對中華文化的尊重, 甚至相當冒失。而4年後的今天, 同樣一個事件, 兩岸的書面來往有沒有變化呢?

近平賀電全文如下:


台北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馬英九先生台鑒:
         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我謹表祝賀。
         當前,兩岸關係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重要機遇。貴我兩黨實當順應世界發展之大勢、兩岸同胞福祉之大義,登高望遠,深化互信,良性互動,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全面發展,拓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俾使兩岸關係不斷前行,共同為兩岸同胞之幸福、中華民族之復興而攜手努力。
    順頌  夏祺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習近平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日

馬主席回電全文如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習總書記近平勛鑒:
    七月二十日賀電敬悉,謹致謝忱。
    1992年,海峽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本黨自五年前在臺灣重返執政伊始,相關部門立即在此項「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中斷近十年的和解與合作,迄今已簽署19項協議。雙方關係的大幅改善,對促進兩岸和平與繁榮,提昇兩岸人民福祉,貢獻甚大。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希望貴我兩黨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擴大與深化兩岸的交流合作,以進一步發揚中華文化,復興中華民族,促進兩岸永續的和平與繁榮。耑此,順頌
時祺

                     中國國民黨主席
                                             馬英九 敬啟
                                   102年(2013720
2013年的台北回電和4年前幾乎沒有區別, 反觀, 北京之今時賀電更接近中文書信格式,幾處明顯的異處是, 這一次的稱謂後面也加了敬語:台鑒(台北這次則用勛鑒),祝賀語  --“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我謹表祝賀” 亦有另起段落,結束問候語則用了 “順頌  夏祺”(一切順利, 夏季安好的意思)。
北京的賀電顯然是有受到高人指點, 表面上看更加謙遜, 更加有中華文化底蘊, 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而有趣的是, 台北的回電兩次都用民國紀年括弧西元紀年來落款, 即便是在台獨勢力驅使下還是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是華夏文明的 正朔 亦屬難得。